很多學生面對IELTS的口語面試難免感覺很緊張。雖然應試指導銘記在心,資料倒背如流,一旦見了外國人的考官就亂了方寸,難免有束手無策之感,畏懼心理成了應試中的第一大障礙。
實際上,儘管背誦與記憶不能保證應試的成功,但如果應對策略得當,仍可取得較為滿意的成績。面對IELTS考官的時候雖然有其難度,但正因為面對的是人,這無疑也給了考生一個靈活應對的機會,這就要求考生在做好準備與熱身的前提下,做出靈活機智的反應。 IELTS注重的是考生用英語交際的能力,其目的顯然在於測試在英語國家學習和生活的能力,經過筆試之後的口試,不僅涉及到考生的語言能力,還涉及到考生運用英語交際的有效性,這必然與交際過程中所運用的交際策略與技巧密切相關。因此,語言能力並非能絕對保障口語應試成功,同時考生也不要因語言難度而一籌莫展,忘記了運用簡單的語言(甚至運用表情與肢體語言)策略性地達到交際的目的。關於這一點,可參考有關資料,再加進個人的特長和個人風格,面試時處於放鬆狀態,想像自己不是來考試的,而是來做一次小小的交流,這樣,過關並非所想像的那樣困難。這裡雖然不贅述具體的例子,但有一點須牢記在心,即交流在IELTS面試中既是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,因此,使交流順利進行10-15分鐘才是上上之策。
如何在IELTS面試中運用自己所準備的資料,以免陷入被動的境地,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。IELTS面試過程中必然會出現考生未能準備的問題,如果考生對有準備的問題和沒準備的問題的回答語言表達(包括語言風格和流利程度)反差較大,考官首先就會對有準備的回答產生懷疑,認為由此判定考生的水準不可靠,往往未等考生說完便打斷話題,接著轉換到另一個話題上去,或者就考生回答的內容提更多的問題。被打斷的次數越多,考試也就變得越被動。因此,考生在應試中對所背的資料必須作技術處理,使整個面試過程保持整體一致性,從語言到表情動作,給考官一個自然的印象。
資料來源:迪恩斯留學專門家顧問群分享